中华教育科技信息网络协会主办
心聚事业 , 共同发展

20221202星期五 164512

外国文化与语言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作者:王媛媛 来源: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时间:2019-09-11 分类:学术交流
通过对法语通识选修课的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对取得的改革成果进行总结分析,最终摸索构建出合理的语言类通识选修课的教学模式。

摘要:通过对法语通识选修课的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对取得的改革成果进行总结分析,最终摸索构建出合理的语言类通识选修课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通识课;教学改革;语言;文化;

通识课是为满足经济全球化对综合性人才需求的需要和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而开设的课程。目的在于为科技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发达,全球化和国际化日益加强的当今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非通用语种的学习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我们开设了法语通识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法语选修课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受欢迎的一门课程,报名人数每次都达到上限,甚至会有没抢到名额的学生前来旁听。可见,学生对于非通用语种学习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但是由于选修课的特殊性质以及语言学习的枯燥性等原因,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首先,选修课的开课时间短,短时间内想要认识并感知一门语言是很困难的。其次,语言的学习是需要通过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训练来达到学习效果的,但鉴于选修课的特殊性质,很少有学生能做到课下坚持学习,基本是一种上课就会,下课就忘的模式。所以到开课后期,很多学生会因为不认识单词,或忘记了前面的知识而影响学习进度,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结课后用不了多久就忘得一干二净。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法语通识选修课从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模式以及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采取外国文化与语言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经过三轮的教学,发现效果显著。现将具体的教学改革内容分析如下:

一、教学改革内容

(一)学习内容的改革

之前的法语选修课名为大学法语,以法语语言教学为主。采用的是二外法语的教材以及传统的语音、单词、课文、语法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了解法语,掌握发音知识和一些基本句型,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几轮的教学发现,选修课的学生没有了学分的束缚,并不能像专业或者二外的学生那样做到课下巩固复习,大部分同学是抱着新鲜、好玩的心态报名,课上的积极性很高,但课下便将其束之高阁,这样到下一周上课的时候,前面学过的单词基本已经忘记,严重影响了对新课文的理解和学习。久而久之,最初对法语的热情也渐渐消退。可见,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选修课,教改后的法语选修课更名为走进法国,顾名思义,课程定位为对法国的全面了解。特点是将法语语言与文化的讲授相结合,增加了法语国家文化的介绍的比重,将这门选修课改变为一门帮助学生了解法语国家、了解法语语言的平台,通过文化学习语言,通过语言了解文化。语言是文化的反射,是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体现,因此,多了解一门语言也可以多了解一种思维模式,所以,改革后的选修课,旨在丰富学生对于法语国家的语言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通感和人文素养,拓宽国际视野。文学、历史、美食、时尚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的选择也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课程设计的改革

1.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走进法国课程大纲中,将法国文化的学习分为七个主题,分别是风俗礼仪、历史、文学、高等教育、电影艺术、时尚与购物以及美食文化。语言学习部分,采用的课文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筛选和改编的课文,分别与每个单元的文化主题相呼应。比如第一单元风俗礼仪,介绍了法国人打招呼的方式,如贴面礼、握手礼等。课文内容就选择问候、寒暄用语。在情景对话练习中,同学一边模仿法国人打招呼的方式,一边练习口语相互问候。在美食文化主题单元中,介绍了法国的美食以及用餐礼仪,随后的课文内容便是用餐以及点餐时的用语。通过文化与语言的无缝衔接,达到相辅相成,帮助同学在情境中记忆课文。反之,通过课文回忆情境。2.课文内容的编排采取环环相扣式,通过重复加深记忆。每一篇课文都有之前已经学过的内容,七篇对话课文新旧交叉,巧妙编排,既丰富了情境,又达到不断重复的效果,使学生基本在课堂上已经将单词、句型熟记于心。通过两个月的重复训练达到遗忘曲线的最低值,降低课后就忘的可能性。另外,课文的内容口语化,符合日常生活交际需求,便于记忆。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将内容以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方式立体地呈现给学生,采取启发、探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主导性和参与度,学习模式多样化。1.课堂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对单元主体内容进行讨论。比如,在高等教育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们邀请了法国以及非洲国家的留学生,与选课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了解国外的高等教学体制,并与我国进行对比分析。之后,由每组选派代表陈述讨论成果。2.小组展示。在文学主题单元中,要求学生按照课堂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总结相关文学流派、作者或者文学作品的信息,并选出代表结合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讲解。3.情景对话。由各组同学就课堂中所介绍的法语生活用语,结合法国风俗文化礼仪等,模拟情景对话,自导自演。4.建立微信群。微信群的建立,一方面,可以补充相关词汇、语法及文化方面的知识,满足学习要求较高的同学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解决课上因为人数多而无法一一纠正语音的问题,同时起到课下巩固复习的效果。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走进法国采取多方面的考核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的全面掌握程度。最后成绩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情境对话、课堂讨论、课堂展示和结课考试。情景对话考核学生法语日常用语的听和说的能力,讨论和展示部分考核学生学术研究、收集资料、制作PPT演示文稿的能力,以及对法语国家社会文化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结课考试为闭卷考试,采取开放式题目,多为给出情境写对话或看图写对话等,考察学生的语言掌握能力。具体成绩分配为:情境对话:10%;课堂讨论:20%;课堂展示:20%;结课考试:50%。其中,课堂讨论和课堂展示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评分,评分依据为展示内容、语言表达、PPT的制作以及展示效果。

二、教学改革成果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成果非常显著。首先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出勤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虽然改革后语言的教学部分有所减少,但掌握程度普遍提高。通过微信群的调查,有76%的同学在选修课期间读过三本以上与法国文化或文学相关的书籍,间接敦促了学生的阅读。另外,还有41%的同学在结课后通过自学或网上报课的形式继续保持法语学习。

三、教学反思

语言类的通识选修课与传统的语言教学不同,不能采取单一的语言教学模式,外国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组织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符合选修课的学习特点。这其中,教学内容安排和考核机制一定要合理,同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非常重要。

四、结语

语言类的通识选修课,为喜欢外语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同时搭建了一个了解、认识外国文化的平台,可以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通感和人文素养,拓宽国际视野,为将来的工作、生活、交际和就业打下基础。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让通识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金秀.第二外语通识课课程定位及教学模式探讨[J].教学探讨,2015,(1).

[2]张旭.“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小语种通识选修课现状分析——以沈阳工学院韩语通识选修课为例[J].文化视野,2018,(16).

[3]吴峰松.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教学改革与创新,2013,(5).

[4]GuyCapelle,NoelleGidon.走遍法国[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5]王瑞明,杨静,李利.第二语言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王媛媛 单位: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3229
下载APP